形式:
与子艺兰九畹,胜渠赐璧一双。
更碾春风白雪,同看明月清江。
收藏 复制 朗读
睿主龙飞日,如公旧学臣。
忠言关国计,清节映廷绅。
岁月身多外,江湖泽在民。
当年遗直叹,千古更如新。
收藏 复制 朗读
元自阳春无间断,何人能识化工心。
梅边把酒日近午,鸟语风微花气深。
收藏 复制 朗读
翠盖亭边春色归,还来把酒及开时。
坐无车公欢意少,犹得风前读好诗。
收藏 复制 朗读

岳麓书院记

  湘西故有藏室,背陵而面壑,土茂而泉洁。为士子肄业之地。始,开宝中郡守朱洞首度基创置。以待四方学者。历四十有一载,居益加葺,生益加多。李允则来为州,请于朝,乞以书藏。方是时,山长周式以行义著。祥符八年,召见便殿,拜国子学主簿,使归教授,诏以岳麓书院名,增赐中秘书,于是书院之称始闻天下,鼓笥登堂者相继不绝。自绍兴辛亥更兵革灰烬,什一仅存,间有留意,则不过袭陋仍弊,而又重以撤废,鞠为荒榛,过者叹息。乾道改元,建安刘侯下车,既剔蠡夷奸,民俗安静,则葺学校,访儒雅,思有以振起,湘人士合辞以书院请。侯竦然曰“是故章圣皇帝加惠一方,本劝励长养以风天下者亦可废乎?”乃命郡教授婺源郭颖董其事,鸠废材,用余力,未卒岁而屋成。为屋五十楹,大抵悉还旧规,肖阙里先圣像于殿中,列绘七十子,而加藏书于堂之北。既成,栻促多士往观焉,为爱其山川之胜,栋宇之安,徘徊不忍去,以为会友讲习,诚莫此地宜也。已而与多士言曰:“侯之为是举也,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惟民之生,厥有常性,而不能以自达,故有赖圣贤者也。三代导人,教学为本,人伦明、小民亲;而王道成。夫子在当时虽不得施用,而兼爱万世,实开无穷之传。果何欤?曰:仁也,仁、人心也,率性立命,位天地而宰万物者也。今夫目视而耳听,手持而足行,以至于饮食起居言动之际,谓道而有外乎?是乌可乎?虽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毫厘之差,霄壤之谬,此所以求仁之难,必贵于学以明之与。善乎!孟氏之发仁深切也。齐宣王见一牛之觳觫而不忍,则教之曰:“是心足以王矣。”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论尧舜之道,本于孝弟,则欲其体夫徐行疾行之间,指乍见孺子匍匍将入井之时,则曰:侧隐之心,仁之端也,于此焉求之,则不差矣。尝试察吾事亲从兄,应物处事,是端也,其或发见亦知其所以然乎?苟能默识而存之,扩充而达之,生生之妙,油然于中,则仁之大体,岂不可得乎?及其至也,与天地合德,鬼神同用,悠久无穷,而其初则不远也。是乃圣贤所传之要,从事于兹,终身而后已可也。虽若闲居屏处,庸何损于我,得时行道,事业满天下,而亦何加于我,岂特为不负侯作新斯宇之意哉!既侯属栻为记,遂书斯言,以厉同志,俾毋忘侯之德,抑又以自励云尔。
收藏 复制 朗读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新竹成林蕉叶青,隔篱深处有蝉鸣。
晚凉更觉长堤静,自绕荷花待月明。
收藏 复制 朗读
君家小圃占春光,眼看龙须百尺长。
移向楼边并寒井,明年垂实更阴凉。
收藏 复制 朗读
扁舟横薄莫,渺渺蓼知秋。
家山有江湖,何必赋远游。
收藏 复制 朗读
不肯竞桃李,甘心同艾蒿。
德人一题品,愈觉风味高。
收藏 复制 朗读

送周畏知二首 其一

秋冬仍苦雨,旬浃喜霜晴。木末楼台见,江头橘柚明。

登临方适意,离别已增情。后夜相思地,寒梅影正横。

收藏 复制 朗读

夜雨虚檐响彻明,地蒸衣润欲生云。想君渚路频回首,我亦书窗倍忆君。

收藏 复制 朗读
乌云夭矫天欲雨,虚堂美荫共徜徉。
开奁百轴惊传玩,更觉人间六月凉。
收藏 复制 朗读
维舟径上岳阳楼,风雨排空暝不收。
明日重来天色好,君山元自翠光浮。
收藏 复制 朗读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秋风飒飒林塘晚,万绿丛中数点红。
若识荣枯是真实,不知何物更谈空。
收藏 复制 朗读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回首尘寰去渺然,山中别是一风烟。
好乘晴色上高顶,要看清霜明月天。
收藏 复制 朗读
正色可参官焙,妙香还近嵇山。
草木丛中清绝,天教散在人间。
收藏 复制 朗读

从郑少嘉求贡纲余茶

贡包余璧小盘龙,独占人间第一功。
乞与清风行万里,为君一洗瘴云空。
收藏 复制 朗读

道傍残火温酒有作

阴崖冲雪寒肤裂,野路燃薪春意回。
旋暖提壶倾浊酒,陶然绝胜夜堂杯。
收藏 复制 朗读
窗低芦苇秋,便有江湖思。
久已倦垂纶,游鱼不须避。
收藏 复制 朗读
梅收清风来,宇净实鉴揭。
频年城南游,未有今夜月。
呼舟泛微澜,游鱼亦出没。
危榭倒影浮,倚槛凉入骨。
举酒属西山,寒光动林樾。
诸君兴未已,南阜上突兀。
目极大江流,高情更超越。
收藏 复制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