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宝库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两汉
> 夫天者,体也,与地同。
夫天者,体也,与地同。
出自两汉的《
论衡·卷二十五·祀义篇
》
译文
天是一种物体,与地是相同的。
注释
此句提出了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天象变化也有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否定了天人感应说,极具进步意义。
相关名句
人情送匹马,买卖不饶针!
增广贤文·下集
奉先思孝,接下思恭。
尚书·商书·太甲中
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
淮南子·说林训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随园诗话·卷九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篇
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不可不行步步求生之事。
格言联璧·惠吉类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韩非子·大体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内篇·大宗师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国语·周语·王孙满观秦师
猜您喜欢
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
韩非子·难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喜怒不形于色。
晋书·列传·第十九章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弟子规·谨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五年
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
商君书·壹言
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畏鬼。
韩非子·解老
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梁肉,德教为先。
幼学琼林·卷四·讼狱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格言联璧·学问类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李适之
刘秀
周浩
杨敬之
徐弘祖
洪亮吉
刘蓉
王思任
蒋坦
邓牧
沈复
吕祖谦
何福堃
窦牟
李贤
康海
蔡琰
魏徵
罗与之
金朋说
慧寂
孙逖
张良臣
乔知之
包拯
徐照
李石
林景熙
谢翱
唐·王珪
古籍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