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宝库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出自先秦的《
论语·里仁篇
》
译文
服事君主太频繁,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过频繁琐碎,反而会被疏远。
注释
数:屡次、多次的意思,引申为烦琐的意思。斯:则,就。
赏析
此句强调事君、交友的中庸之德。
相关名句
志有所存,顾不见泰山;思有所至,有身不暇徇也。
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
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
左传·昭公·昭公十五年
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九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弟子规·入则孝
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令不行,民心乃外。
管子·版法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红楼梦·第五回
有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荀子·正名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篇
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
尚书·夏书·胤征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尚书·商书·太甲中
猜您喜欢
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章
勇,志之所以敢也。
墨子·40章 经(上)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楚一·江乙为魏使于楚
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
墨子·47章 贵义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
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一·卫鞅亡魏入秦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德经·第七十九章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
鬼谷子·持枢
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
论衡·卷六·雷虚篇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窦牟
李贤
康海
蔡琰
魏徵
罗与之
金朋说
慧寂
孙逖
张良臣
乔知之
包拯
徐照
李石
林景熙
谢翱
唐·王珪
王举之
梅之焕
辛文房
徐珂
李翱
戴良
真氏
陈耆卿
孙昌胤
朱松
仲子陵
张九成
蔡楠
古籍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