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宝库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出自先秦的《
荀子·儒效
》
译文
聪明而又虚心请教,然后才能够成才。
注释
知:古同“智”,智慧。
赏析
此句道出了人的资质聪明与虚心求教对于成才的辩证关系。
相关名句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弟子规·信
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三十六计·敌战计·笑里藏刀
今天下之士君子,将犹多皆疑惑厚葬久丧之为中是非利害也。
墨子·22章 节用(下)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水浒传·第十二回
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
荀子·王制
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道经·第十四章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周语·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
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墨子·26章 天志(上)
猜您喜欢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吕氏春秋·纪·孟冬纪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
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言之大甘,其中必苦。
国语·晋语·申生伐东山
罚弗及嗣,赏延于世。
尚书·虞书·大禹谟
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史记·高祖本纪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中庸·第二十四章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三国演义·第一回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唐多令·柳絮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孙子兵法·九变篇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康海
蔡琰
魏徵
罗与之
金朋说
慧寂
孙逖
张良臣
乔知之
包拯
徐照
李石
林景熙
谢翱
唐·王珪
王举之
梅之焕
辛文房
徐珂
李翱
戴良
真氏
陈耆卿
孙昌胤
朱松
仲子陵
张九成
蔡楠
史俊
韩溉
古籍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