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宝库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宋代
> 不虚美,不隐恶
不虚美,不隐恶
出自宋代的《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三
》
译文
不过分地赞美,也不隐瞒其过失。
注释
虚:过分、不真实。
赏析
指评价一个人要实事求是。
相关名句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大略
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
国语·周语·单襄公论郤至佻天之功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商君书·去强
掷地,当作金石声
晋书·列传·第二十六章
积爱成福,积怨成祸。
淮南子·人间训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章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墨子·15章 兼爱(中)
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
鬼谷子·鬼谷子·权篇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尚书·商书·太甲中
猜您喜欢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劝学诗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香子·过七里濑
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
淮南子·说山训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弟子规·入则孝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全文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
菜根谭·概论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淮南子·说林训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临政事必烦。
尚书正义·卷十八·周官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篇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幼学琼林·卷一·天文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孙逖
张良臣
乔知之
包拯
徐照
李石
林景熙
谢翱
唐·王珪
王举之
梅之焕
辛文房
徐珂
李翱
戴良
真氏
陈耆卿
孙昌胤
朱松
仲子陵
张九成
蔡楠
史俊
韩溉
张溥
贾昌朝
商挺
刘象
周纯
刘昫
古籍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