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宝库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出自先秦的《
弟子规·入则孝
》
译文
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应恭敬聆听。父母责备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
注释
教:教导。责:责令。
赏析
指要尊重、孝敬父母。
相关名句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庄子·外篇·胠箧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文心雕龙·神思
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
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汉书·志·食货志上
臣人克有常宪,百官修辅,厥后惟明明
尚书·夏书·胤征
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庄子·杂篇·庚桑楚
机不密,祸先行。
醒世恒言·卷二十
逆之者,虽成必败。
鬼谷子·持枢·持枢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战国策·齐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治天下之要,存乎除奸;除奸之要,存乎治官
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猜您喜欢
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围炉夜话·第十七则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弟子规·入则孝
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淮南子·说林训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礼记·大学
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迷则不能至于其所欲至矣。
韩非子·解老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篇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二章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
三十六计·并战计·树上开花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第三章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篇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李阳冰
冯煦
牛僧孺
沈传师
宋光宗
瞿式耜
苏蕙
郭茂倩
李林甫
郭子仪
李光
王缙
元载
蔡沈
黄干
贾似道
哥舒翰
郑虔
范纯仁
高力士
杨炎
慧远
崔融
顾彦夫
梁佩兰
王安礼
陈韡
张浚
陈慥
康骈
古籍
三国演义
伤寒论
围炉夜话
尚书
六韬
汉书
素书
吕氏春秋
荀子
声律启蒙
文心雕龙
三字经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